武汉市第一中学创建于1931年,是湖北省示范高中学校、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学校主体建筑分为教学楼、宿舍楼、体育馆、图书馆、食堂等,教职员工249人,学生3250人,占地面积78441平方米,建筑面积48832平方米,绿化率达到100%,是一所面积大、现代化程度高、办学质量好、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省级示范高级中学。 根据《公布第一批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名单的通知》(鄂管发【2013】32号),确定武汉市一中作为武汉市唯一一家学校,江汉区唯一一家公共机构被列入了创建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的名单,这对我校而言是一项极大的荣誉和鞭策。我校认真研究积极部署,多措并举全面开展创建工作,依据《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评分表》进行了认真的对照和自评,自评分数105.75分。2010-2012年,我校水、电、油三项硬性指标,人均消耗均呈下降态势,其中2011较2010年年人均用电量下降4.5﹪,人均用水量下降2.9﹪,单车耗油量下降2.9﹪;2012年较2011年人均用电量下降4.2﹪,人均用水量同比下降4.7﹪,单车耗油量同比下降3.5﹪,自2010年起,每年圆满完成年度节能目标,各项能耗指标均低于湖北省公共机构能耗参考平均值,节能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加强能耗设施设备的改造,注重抓好源头节能,是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最重要的措施和手段。我们充分利用科技进步,大力开展节能技术改造。
一是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节能灯具改造,照明光源利用率达100%。
学校室内整体开窗面积合理,采光效果好,白天工作、学习时不必使用灯光,开窗通气效果好,关窗后隔音、隔热效果好,这些设计最大限度上减少了使用照明灯、空调等能耗大的设施。在此基础上,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投入176.9万元对学校照明及景观照明,实施“LED”光源改造,采用低功耗、高光效的LED光源取代传统的灯具,我校所有灯具进行了更换,其中原有传统的日光灯更换成LED节能灯共4950支,各功能室、会议室、公共场所传统灯具更换成LED节能球泡共2388只,校园文化广场上的30盏路灯更换成太阳能灯;建立校园亮化景观分时控制系统,根据需要设定景观灯开启时间及模式。学生公寓、新疆班大楼等地方走廊照明的开关换为更为节能的声控开关。同时制定了照明灯具管理制度,对师生进行充分利用自然采光的宣传教育,做到能不开灯就不开灯.
二是更换节能空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区教育局投入80万元对我校进行了节能空调更换,将全部教室空调由旧式高能耗空调改换为达到国家节能2级能耗标准的节能空调。使空调的能效比从2.6提升到3.2,提高幅度超过20%。在夏季,相同制冷功率情况下,耗电量相应减少20%。不但减少了直接的电费支出,同时减轻学校供电设施的工作压力,节省了学校供电设备扩容的大额支出。
三是完成节能水具更换,节水措施保障有力。
2006年我校被评为节水型企业(单位),今年,投入46万元将学校所有生活用水器具都更换成节水型水具共1830支,其中:水嘴1038个、冲洗阀792个,便池节能水箱200个,节水型用水器具普及率为100%。定期组织节水设施检查,查补漏洞。同时,我们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今年上半年进行了水平衡测试。日常工作及时检查定期维护,更换老化的供水管路及零件,2011年以来供水管线、设施漏失率为3.9%;在所有用水区域全部设置了节约用水标识,控制各个阀门、龙头的出水流量,杜绝“长流水”,切实减少耗水量。对于绿化浇灌采用喷灌、滴灌技术,在校园道路两侧、操场四周铺设透水设施。
四是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投资回报效果明显。
我校于2010年投入近21万元把新疆班大楼年原有的32台电热水器更换成太阳能热水器,耗电费用由原来的近24万元降至5万多元,每年节约电费18万多元,一年多的时间就收回投入。今年,将校园文化广场上的30盏路灯更换成太阳能灯,30盏太阳能路灯年蓄电量共计18千瓦,约10年收回投资。
五是建立能耗监测平台,加强实时监控。
投入资金34.2万元安装了节能监管平台,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节能管理信息化、规范化管理平台,通过学校广场大屏幕以及办公室电脑,对能源消耗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各种类型能耗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统计、分析、监控、结算和公示等业务的网络化管理,及时反映和处理节能工作动态,为各方面提供及时、准确的节能数据和统计报表。根据监控状况对症下药,进一步落实节能减排政策,实现校园建筑能耗监测、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四合一的校园建筑节能管理体系,确保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我校节能减排工作正在扎实、有效地推进,逐渐形成一中特色,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抓住创建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这个契机,提高学校节能管理、改造和宣传教育的水平。我们将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课题研究力度,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注重节能减排教育的学科渗透,巩固、深化已有的工作实效,力争把这项功在千秋的工作拓展到更广泛的学校管理领域中,提升武汉一中的办学品质的同时,努力将节能减排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