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学校秉承“厚德尚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围绕“提升办学理念,彰显办学特色,铸就文化品质;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优质团队,力推领军人物”的发展规划,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学校先后被评为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成功计划研究实践基地、省文明单位、省卫生先进单位、市绿化模范单位、区师德建设十佳先进单位、区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区平安校园创建优胜单位、区道路交通安全优秀学校、区教育学会“优秀会员单位”、区中学教师专业技能大奖赛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优秀教师层出不穷。陈胜龙、刘良志老师获得“区教育学年度杰出贡献奖”,徐虹同志被评为“区先进政治思想工作者”,韩景丽、江新祥、董磊、高玉梅、李秀萍、王元祚、于德安、周频被评为“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刘婕、高兰芳、杨柳、张爱华、鲍朝霞老师被评为“区学生喜爱的好老师”,宋长江、胡翔、时长明、刘红霞、涂国伟、刘德新、沈立群、冯娅丽老师被评为“区师德风尚先进个人”,高尊平、徐莎、黄珺、瞿孝平、夏丹、王丽华老师被评为“区百名优秀教师”,魏国晴、何志华、柯晚申、雷雨、石立、陈雪平老师被评为“区百名优秀班主任”,徐虹、张娅莉、张友成、郭又来、邢洋、胡山老师被评为“区教育服务先进工作者”。
在“五·四”表彰中,徐春芳、刘良志、陈胜龙、奚刚老师所带的班级被评为“市先进班集体”,王元祚、徐进晖、刘红霞、黄晓燕、何志华、周薇、陈磊夫老师所带的班级被评为“区先进班集体”,严志雄、姚华桥、罗卫、杨柳、涂国伟、宋长江、丁向辉、魏国晴、董磊老师所带的班级被评为“区先进团支部”。 8人被评为“市优秀学生”,5人被评为“市优秀学生干部”,27人被评为“区优秀学生”,15人被评为“区优秀学生干部”,22人被评为“区优秀学生团员”,12人被评为“区优秀学生团干”,7人被评为“区优秀青年志愿者”。
在学科竞赛方面,46人获得数理化竞赛的国家级奖项,101人获得各科竞赛的省级奖项,149人获得市级奖项。
在体育方面,校篮球队获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青少年男子篮球冠军、省青少年男子篮球锦标赛冠军、市高中男子篮球联赛冠军、中国高中男子篮球联赛湖北赛区第六名。
一年来,我们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努力和探索。
一、文化立校,民主管理,不断拓宽德育工作有效途径,进一步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本学年的德育工作始终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增长点、三个活动载体来进行。一个中心即以班主任队伍建设为中心。两个增长点即优化管理平台,寻求新的班级管理增长点;激励学生自信自立的人格力量,寻求学生能力增长点。三个活动载体即品质载体、能力载体、知识载体。具体工作如下:
1、以班级文化为窗口,促进校园显性文化建设,打造一中文化特色。
学校细化了班级整体文化格局、内容、品质,让全校班级文化氛围具有更强烈的整体感和文化气息。将班级文化特色作为量化评比、文明示范班等常规管理的硬指标,推动班主任、学生对于班级环境的动态化、常规化、自主化管理,每月评比增加班级文化氛围的内容。
2、以常规管理为纽带,提升校园隐性文化品质,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我们发挥正面引导、正能量的熏陶作用,鼓励班级管理创新,完善班级常规管理。每月一次的“主题班会活动方案集”,以主题班会教案、活动记录、照片等,记载班级的德育活动成效,表彰管理有思想、有成效的班级,褒奖班团活动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参与性。
3、以德育队伍为重心,彰显科学民主务实精神,加深人力资源厚度。
我们创造更多班主任发展平台,在管理、评比等方面形成更有效的引导作用;提供更大班主任展示平台,创造市十佳、百优班主任条件,提高优秀班主任的影响力;增强班主任培养的连续性,形成坚强有力的班主任梯队。
4、以一切学生为核心,培养健康自立优秀人才,实现和谐发展理念。
我们注重发现、表彰“阳光之星”。高三(3)班胡晶等一批同学成为全校学生学习的楷模,在以坚定学习信念的主题活动中,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一场“学习的革命”,以此培养学生勤奋、自主的学习精神。
二、质量强校,科学管理,进一步打造优质高效的教学模式,着力构建和谐教育生态。
本学年的教学工作突出四个重点,具体如下:
1、督导课堂精细化运行,逐步打造优质高效的教学模式。
我们在公开课、常规推门课、教学常规检查中关注了以下几点:老师对于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的标高是否合理;不同班级,教学重点是否有所不同,是否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环节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有效调动学生接受心理等影响教学效度的因素,这些对教学督导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2、推动管理科学化发展,渐次形成规范严谨的管理模式。
我们以集体备课为平台,不断完善教学研究的模式,加强教研组建设,有机整合教学资源;调动备课组长在各年级的领头羊作用,使得教学目标能够顺利推行;发挥骨干教师在备课环节的导引作用。我们以听课评课为抓手,推进备课组内部循环听课、干部推门听课,师徒相互听课三个基本层面的听评课制度,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3、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着力培养影响广泛的领军人物。
本学年,学校加大了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为他们制定更为具体的培养目标,一方面给予他们优质的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创造赛课、经验交流等平台,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邀请名师、专家来校讲学,为老师们提供便捷的优质学习资源。
4、引导教师价值观建设,着力培养健康幸福的职业观念。
我们号召在服务学生和超越自我的指导思想下,把责任作为信念,把责任心作为事业心的评价标准,大力弘扬新型奉献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寻找人生、事业的价值,不断增强职业幸福感、事业成就感,努力营造和谐的教育生态。
三、科研兴校,创新管理,积极开展系列专题活动,不断提高教科研水平。
1、以高三为核心,加强高考备考策略研究。
本学年,我们主要完成了三方面工作:一是以高三备课组每一轮复习重点的落实为中心,解决不同班级、不同学科各阶段复习存在的问题,开展深入的备考研讨活动。二是开展高三复习专题研讨课。三是及时收集、整理大考后的反思,跟踪备考的过程,总结备考经验。
在生源锐减的情况下,2014届高三全体教师负重拼搏,精心备考,不辱使命,取得文理一本超300人,全科类一本超400人的好成绩。
2、以专业化发展为重点,开展系列教科研活动。
本学年,学校开展了教科研专题培训工作,广大教师踊跃参与,成果突出。获得市一等奖7人次,其它奖项合计50余人次。其中,刘婕、张友成老师获市教科院论文评比一等奖,朱德林、李佳等一批青年教师获得二、三等奖。
3、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切实提高学校教科研水平。
学校成功申报中国教育学会的课题《省级示范学校人文教育的困惑及对策研究》,建构了立体化、多维度课题研究网络,做到首席教师工作室有专项课题研究、教研组有校本小课题研究、教师有个人课题研究,有力地促进学校教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与时俱进,全面管理,各项工作齐头并进,稳步提升学校综合办学实力。
一年来,各部门的工作都有所进步,综合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
加强了党建工作,党员表率作用进一步发挥。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党员成为学习、敬业、廉洁自律、遵纪守法的表率。
加强了工会工作,教职工权益得到了进一步维护。加强对教职员工的人文关怀,改善教职员工的福利待遇,组织了“让读书成为习惯”的读书活动、“三·八节”茶话会等校园活动,丰富教职工的生活。
加强了后勤服务,学校的教育教学有了进一步保障。在行政人员中率先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有力调动了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加强了校园建设,育人环境进一步优化。完成了创建国家级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新疆班综合大楼建设、天然气管道安装、实验室改造、班班通、广播系统更新、录播室建设、课座椅的更换、办公室改造、休息室改造、食堂改造、监控系统改造等。
关心新疆学子,“三个提供”进一步深化。严格学生在校行为规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狠抓高三教学质量,2014届高考录取率100%,多人考入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著名高校。
加强了国际合作,成功开启崭新的航程。我们开展了“美国之旅”夏令营活动,与美国玛利诺高中的合作项目正式开启,与美国基督高中、英国SWANSEA UNIVERSITY PRIFYGOL ABERTAWE达成合作意向。参加第六届德语奥林匹克竞赛,两名同学获得全额奖学金。
各位代表,同志们,一切的成绩都是全体教职员工不懈的努力,一切的缺失都是我们继续共同奋斗的起点。成绩带给我们信心,缺失砥砺我们奋进。相信武汉一中第83年的年轮见证了我们执着无悔的拼搏。